返回
首页 > 华风动态 > 华风动态

局局协同聚合力 守护健康暖人心——低温寒潮心血管健康风险提示产品业务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10-16

    10月11日,低温寒潮心血管健康风险提示产品业务研讨会在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全面落实《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计划》相关政策要求,以深化中国气象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气象与健康协作机制为宗旨,聚焦低温寒潮天气下的心血管健康风险防控,通过跨部门协同推进业务提质升级,为今冬公众健康筑牢“气象+健康”双重防线,切实把健康气象协作成果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实效,助力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工作落地见效。会议由华风集团健康气象协同创新中心具体组织承办,国家疾控局卫免司,中国气象局减灾司,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共同参与。

    研讨会上回顾了今夏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实践成果,一致认为其在跨部门协作机制、气象健康数据技术融合、多渠道科普传播等方面形成的成熟模式,为今冬低温寒潮健康风险提示产品推出筑牢坚实基础。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重、影响最大的疾病,此次低温寒潮心血管健康风险提示作为全国首个专病领域的健康气象服务产品,其发布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华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胜感谢环境所与中国心血管联盟坚实的技术和数据支撑,未来华风将以多频次、常态化的优质健康提示服务,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辉,充分肯定《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为代表的“中国天气”国家级发布平台对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传播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低温寒潮风险提示产品的业务建设与公众服务充满信心。

    环境所所长王林建议,需充分借鉴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成功经验,推动双方合作再上新台阶,积极开展评估总结,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模式。 

    环境所副所长李湉湉以报告的形式介绍低温寒潮健康风险提示研究的科学性,科研团队依托全国最大规模心血管疾病数据研发预警模型,并从今年一月起与华风集团联合开展模型测试和优化工作,为业务化落地提供科学支撑。中国天气・健康气象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泰源,重点介绍华风集团在发布渠道、内容、协同机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创新探索。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李怡介绍国家级健康气象服务业务化部署的经验做法。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业务科技处副处长李一鹏介绍与各方建立立体发声的宣传工作经验并提出扩大健康气象产品传播的意见建议。

    核心研讨环节,与会各位专家领导结合高温预警经验与当前技术瓶颈,围绕产品全链条工作提要求、作分阶段分部门部署,为落地指明路径。

    国家疾控局卫免司卫生免疫司环境卫生与学校卫生处费佳处长与中国气象局减灾司公众服务处梁科处长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认为低温寒潮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科学性已具备基本发布条件,各部门需以此次会议为关键契机,锚定产品精准定位,聚焦科普宣教核心任务,提前统筹谋划并组建权威专家团队,为科普宣教有序开展提供专业支撑。在“局局合作”机制框架下,各方需加快敲定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明晰任务分工,既严守科学精准底线,又保障产品发布时效,确保公众清晰识别寒冷健康风险、熟练掌握科学防护方法,为未来逐步构建国省市三级统一的健康气象服务标准与工作机制筑牢基础。

    未来,各部门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产品落地,持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为公众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气象防护墙”,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