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华风动态 > 华风动态

协同创新筑健康防线 公众气象服务谱新章 ——全媒体业务中心、中国天气·健康气象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公众气象科普服务协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05

        今年夏季,我国多地遭遇历史性高温考验,热射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陡增,给公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在这场关乎千万人健康的 “高温保卫战” 中,华风集团迅速行动,充分依托 “中国天气” 全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势,将精准的高温健康预警信息与通俗易懂的科学防护科普知识深度融合,通过多元传播渠道和丰富的表达形式为广大民众搭建起一道坚实的高温健康防护屏障,推动气象服务从传统的“信息发布式”向“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健康气象服务转型升级,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锚定民生痛点:以协作破题“精准性”难题
        “高温天老人该不该出门?”“户外工作者怎么防热射病?”这些看似细碎的民生疑问,背后是公共服务“供需错位”的深层痛点——天气预报服务缺乏面向人群的深入健康解读,疾控和医疗机构熟知天气健康风险但少传播渠道,传播平台希望开展健康气象科普但缺乏专业支撑,公众在获取预警提示信息后如何科学有效采取防护措施还不够明确。面对这一困境,打破领域壁垒实施“精准科普服务”十分重要。

        今年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气象局首次联合发布的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然而,仅完成预警信息发布并非终点 —— 若想让预警真正触达公众、发挥防护指导价值,还需依托专业传播力量。
        全媒体业务中心、中国天气·健康气象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迅速响应,梳理预警所涉及的相关科普话题,快速确定“以《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作为预警发令枪、配套相应预警工作解读,以新媒体矩阵开展科普传播”三大工作内容。除了预警初期的配套科普宣传之外,进一步划定“热水肿、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疹”五大核心科普主题,针对户外工作者、慢性病患者、老年群体等高风险人群,首创“图解天气”科普长图,将复杂的医学机制,转化为直观、生动、形象的图文产品,使专业健康气象风险防护知识真正实现"看得懂、用得上"。


   二、构建权威信任:以协作筑牢“公信力”基石
        公众健康气象科普服务的生命力在于“信任”。为此,创新建立“跨领域协同审核机制”,主动打破审核壁垒,积极向中国气象局、国家疾控局气象与健康协作工作组提出申请,建立科普传播服务高效审核机制,组建疾控环境所公共卫生专家、临床医生、气象专家跨领域专家组,实现了科普内容各部门全程深度参与、协同把关,为系列科普报道的科学性专业性保驾护航。
   三、凝聚传播合力:以协作打造“全民化”生态
        面对高温应急宣传“时间紧、任务重、覆盖广”的挑战,全媒体业务中心发挥“策划传播中枢”作用,提出传播方案和科普内容,中国天气・健康气象协同创新中心承担“协作枢纽”角色,快速参与策划并协调沟通,中国疾控环境所起到“技术中枢”作用,第一时间对科普内容进行反馈、审核、确认,形成了“策划-协作-审核-传播”闭环管理机制,让气象数据、健康知识与传播资源高效流转。

微博话题#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登上微博热搜第3位
 

        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三方更是整合资源,构建“矩阵式传播”格局。全媒体业务中心充分发挥“中国天气”全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势,制定“微博话题引爆-微信深度解读” 的分层传播策略。

网民评论互动集中在短视频和微博平台


        气象专家团队提供实时预警地图素材,医学专家团队补充健康防护小贴士,策划传播团队则根据不同平台特性制作适配内容,正是这种高效协作,形成“全网联动、多端发力”的宣传合力,让系列报道上线即“破圈”——不仅中国天气各端阅读量达350万,更被@湖北天气、@广州天气等十余个政务蓝V转发,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权威平台相继转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相关话题全网浏览量超过18亿人次,取得了积极正向的社会影响力。

系列报道被十余个政务蓝V转发

   四、夯实健康根基:以协作书写“长效化”答卷
        有了这次实战,今年8月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业务流程(试行)》中进一步明确,华风集团负责面向公众开展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融媒体产品的制作、传播、宣传工作。
        衡量此次“高温守护战”价值的标准,不仅是“当下的成效”,更在于“可复制的协作机制”与“可持续的服务生态”,为将来的“低温心脑血管防护”“流感气象风险”等健康气象公众科普服务积累经验,推动“气象服务”向“健康守护”深度转型。

    
公众点赞部门联动发布高温健康预警及分享分级防护知识

   五、以协同创新绘就全民健康新图景
        此次高温健康风险公众气象科普行动,是新时代健康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缩影”——它证明,当不同部门打破壁垒、同向发力,就能破解“精准性不足、公信力不强、覆盖面不广”的痛点;当科技力量与民生需求深度对接,就能让“健康中国”的蓝图从宏观战略变为微观福祉。
        2025年夏季高温健康风险公众科普服务工作即将圆满收官,但冬季低温雨雪健康风险挑战即将到来。这种“跨部门协同创新”的服务模式,将会向“全人群、全周期、全场景”延伸,让传统的“气象信息发布式服务”向“以人的健康为根本”的健康气象服务转型升级,让更多人感受“气象守护健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绘就“全民健康”的美好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