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动 全力以赴 ——全媒体业务中心开展递进式服务联动 精准应对极端天气
发布时间:2025-04-24
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致灾风险高……受较强冷空气影响,4月10日至14日,我国中东部出现强风、沙尘、降温天气,华北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南方现进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全媒体业务中心提前策划,周密部署,全程追踪,多媒体发声,全平台推广,创新服务手段及传播策略,开展“中国天气”融合服务报道,以高效之“稳”压住大风之“狂”。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合作媒体权威发声,制作相关电视广播节目185档,相关新媒体服务及气象服务产品全平台浏览量达5.18亿,中国天气全站浏览量连续4天破亿,4月11日单日浏览量达2.03亿创历史新高。
精准聚焦密集发声 创建融合服务“信息源”
开展媒体策划会、制定报道方案、部门联动研判……“非必要不外出”的提醒下,是全媒体业务中心与极端天气“争分夺秒”的紧张角逐。早在4月8日,中国天气网、多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就提前部署,精准聚焦,及时发布各类预警预报、实时动态、防御科普、专访解读等原创内容,密切跟踪大风、强对流进程,在各关键节点实时输出独家服务信息全方位解读冷空气影响,快速覆盖主流媒体信源。
4月8日至9日,“中国天气”积极针对高影响省份提前发布相关预报解读。4月9日《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针对周末极端大风,提出“10级狂风堪比台风过境”,明确提示可能影响,呼吁公众减少户外活动。中国天气网实时监控网络热点,针对小红书、微博等行文夸张,失实的信息解读主动进行科学回应,发布相关北京天气通稿、图文、短视频解读近30余条,并针对大风等级、大风防御等进行多形式科普,以权威准确的信息积极服务公众。
4月10日至4月13日,全媒体业务中心以气象预警为令,迅速联动响应,实时追踪大风进程、雨雪实况等较强冷空气影响。利用“中国天气”发布权威、服务多元的特点,占据主流媒体平台,把握重要节点加密输出独家产品,开展全方位递进式服务。
通过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凤凰卫视开展此次冷空气极端大风的精细化服务,强化对春耕春播、公众生活等天气影响的分析和防范提示。持续开展天气实况进程及科普防御解读,直观可视化分析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转载转发,265条图文信息持续给予权威、通俗的解读回应,总浏览量达8448万。多平台推出82条短视频,开展滚动式实况数据分析、权威天气解读、现场实况展示,全平台浏览量达1.43亿,共47条视频登各大视频网站热榜,6条登抖音或快手热榜top1,《数说气象—南方今年来最强风雹过程来袭》、《极速大风到哪儿了?》单条浏览量均破千万。创新开展伴随式天气问答全媒体直播,在25个平台直面用户需求与困惑,在线实时互动回复用户问题,全网在线浏览量89.62万。
4月14日,冷空气过程影响结束后,发布过程复盘和原因解读稿件《这次冷空气过程有多厉害?北方多地风力破极值 沙尘一路吹到海南岛》、《南方6省份今天仍有弱浮尘 为何此次大范围沙尘最远可传输到海南?》,上线后被墨迹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push,相关话题登上百度热搜榜,新华社、央视新闻、中新网等主流媒体广泛转载。
靶向发力强化科普 做好公众认知“翻译器”
此次服务通过分析主流媒体平台、用户需求,匹配服务产品形态,在常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外,重点针对天气过程的成因科普,可能造成的风险预警提示,多行业影响服务拓展,靶向发力,做好灾害天气过程中公众认知的“翻译器”。
(一) 全程全效多样开展成因背景科普
此次过程因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区域大,社会热点多表现为公众焦虑、谣言夸张等。针对这些特点,此次服务“中国天气”利用多年积累产品优势,开展全程全效天气成因、防灾减灾防御相关科普服务。
第一时间在短视频平台策划发布华北黄淮等地罕见大风的成因科普解读,抢占传播先机,登上抖音、快手热榜TOP1。原创科普视频《实测多大风会吹走100斤的小姐姐》,通过真实风洞试验展示不同级别风力影响,被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广泛转载,相关话题最高登上微博热搜第2位。同时,迅速在新媒体平台推出原创温带气旋成因科普视频,深度剖析此次天气过程的成因,消除公众误解。
依托中国天气科普模型库中的动量下传、狭管效应、大风分级及影响等科普动画,全面解读这次极端大风天气的复杂成因;推出“中国天气”独家数据可视化产品,利用天气形势示意动画、极大风速实况、阵风预报等可视化图形,直观呈现此次天气过程的影响。以上产品通过《朝闻天下》《第一时间》等央视权威平台以及中国天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多形式同步向公众进行直观科学的解读,后续被各大主流平台关注转发,形成权威科普信源。
(二)关键节点密集输出独家影响分析
在大风降温到来前、影响显现、核心时段开启、大风极值出现等关键节点,策划推出四问北方大风、全国气温过山车大赛、强风动态进程图、五问极端大风等独家原创产品,针对公众关注的大风到底有多强、10级大风何时到你家、极端大风成因、大风还将刮多久等热点问题,给予权威又通俗的解读回应。推出后,相关内容七次登上央视新闻、新华网、微博、百度、腾讯、搜狐等热搜榜单,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网等媒体平台广泛转载。
微博原创观点或独家内容持续引导媒体舆论,本次过程共有8条原创微博阅读量超百万,#极端复杂天气幕后推手是它#、#沙尘翻山越岭竟然吹到海南去了#等6个原创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新增话题阅读量超2.39亿。相关内容被媒体引用后登上各大热搜榜7次,其中针对北京罕见大风积极科普、及时辟谣,上线的北京大风解读被凤凰新闻、百度等7家客户端push,相关话题最高登上抖音北京榜第1位。
聚力成势内外联动协同 打造防灾信息“放大器”
开展联动协作,4月11日、12日,利用“中国天气”传播矩阵连续两天推送宣科中心联合北京市气象局开展的服务直播,主动联络央视财经客户端、微博、视频号、抖音、快手、百度平台同步发布,观看量达520.3万。
深度联合中央合作媒体,与CCTV《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凤凰卫视《华闻大直播》等合作媒体增加8次专家连线,权威发声。
重点运营快手、抖音两大新媒体视频平台,针对两大平台账号特性,强化产品运营推送。尝试推出“中国天气”快手平台独家解读,输出气象专家权威滚动气象分析信息等多类原创气象服务产品,通过平台推送,将服务精准触达影响区受众,互动反响热烈,出现8条浏览量超500万的爆款短视频,抖音、快手涨粉近3万。短视频《北京13级阵风出在哪里》细致分析大风进程和影响区域,切中用户需求,登上抖音热榜TOP1,浏览量创1590万。